首页部门简介国际交流外籍专家来华留学生出国出境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相关下载
 
首页
 首页 
 部门简介 
 国际交流 
 外籍专家 
 来华留学生 
 出国出境 
 中外合作办学 
 党建工作 
 相关下载 
 
您的位置: 首页>外事信息>正文

学校代表团赴德参加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论坛

时间:[2025-10-28]  来源:国际交流处


1021日至23日,我校曾祥君校长率学校代表团赴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参加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深化中德两国在应用型高等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探索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路径。论坛由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亚洲事务部主任玛尼艾娜·可拉瓦格娜主持,中德双方共20余所高校及教育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

高层致辞:奠定开放合作基调

论坛在热烈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老校长莱恩哈德·霍普福代表德方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巴伐利亚州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并强调本次论坛是双方合作的卓越平台。巴伐利亚州科学与艺术部应用科技学司司长托比亚斯·哈弗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化是解决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他详细介绍了巴伐利亚州在教育投入、双元制模式及科研创新方面的优势,期待与中方建立长期科研合作伙伴关系。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孙明春代表中方发表讲话。他强调了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并表示应用型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他就深化中德合作提出三点展望:一是深化交流机制,二是聚焦两国产业优势丰富合作内涵,三是以数字化手段共建课程、科研与师资共享平台,共创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未来。

主旨报告:分享经验,展望愿景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瓦诺迪卡·法兹以“建设挑战时代的桥梁”为题,阐述了应用技术大学在连接学术与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我校曾祥君校长代表中方作了题为“携手共进,共创未来:中德应用型大学合作的新篇章”的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德合作的互补优势,并提出了共建学院、提升师资、搭建产学研平台的具体合作愿景。

圆桌讨论:共议智能时代教与学

论坛的圆桌会议聚焦“智能时代的教与学”,由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合作部主任乔治·坤兹主持。中德双方专家就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数字教育平台建设以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积极而审慎地拥抱AI等技术,重塑教学方法,同时坚守教育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共同搭建中德教育合作的数字化桥梁。

务实合作:签署协议巩固成果

我校与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我校对德合作迈入新阶段。

后续交流:深化理解与未来规划

1022日,校长论坛代表一行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德国中心驻慕尼黑办事处。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孟立秋教授作了关于现代教育体系对比的专题报告,为中方高校提供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深度洞察。随后举行的校长闭门会议上,孙明春主任要求各高校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服务中国应用型大学的“跃升计划”。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德国中心副主任唐明总结强调,对德合作应坚守长期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将在专业认证、产教融合、师资提升及移动课堂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

论坛结束后,校长代表团还拜会了中国驻德国慕尼黑总领馆总领事邱学军。

本次校长论坛及系列交流活动成果丰硕,为我校参与中德应用型高校高端对话平台活动,为未来中国应用型大学对德合作明确了具体方向,为中国与巴伐利亚共同构建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共同体,赋能两国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责编:吴永贵 初审:黄煜 终审:陈钰

湖南理工学院曾祥君校长做论坛主旨报告

与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协议

 

与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交流

与巴伐利亚州科学与艺术部交流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校长代表团拜会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

慕尼黑总领馆总领事邱学军与校长代表团合影


 

下一条:“我们早把您当成父亲!” 六旬韩国外教摔伤,两位中国学生日夜守护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2 湖南理工学院国际交流处

学院地址: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 邮编:414000

湖南理工学院官网